进入秋冬后气温骤降,流感的脚步正悄悄逼近,当前,境外新冠疫情此起彼伏,存在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在今日举行的年世界流感大会,会议主题是加强流感控制,应对COVID-19大流行。
早在9月24日,钟南山院士在第十三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上表示,未来疫情的方向是多预防、强技术、国同心、重中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认识与防治流感?
访谈嘉宾:林医院
国务院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导组专家
02:54
流感认识及治疗原则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多伴有畏寒、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症状,常伴咽痛、咳嗽,可有流涕、鼻塞等卡他症状局部表现。
流行性感冒治疗原则,首先强调对症治疗,根据发热、全身酸痛、伴有的卡他症状选择对症治疗药物;特异性抗病*药物治疗,可以采用针对性抗病*药物,目前临床常用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改善症状、缩短发热时间具有临床疗效。
流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患者多于发病3~4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采用对症治疗结合特异性抗病*治疗可以使病人更快恢复体力,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中成药已有的研究证实有明显的退热作用,机理研究也证实具有抗病*作用,包括抗流感病*。
近期流感研究的新进展
年最新完成的一项治疗流感的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多中心研究,采用柴石退热颗粒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做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在患者完全退热时间,退热起效时间、退热患者比例、主要症状改善时间等方面,柴石退热颗粒与传统的抗流感病*药物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具有相同的效果,在咽痛改善优于奥司他韦胶囊,临床治疗疗效确切,没有发现明确不良反应,是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的一个非常好的新选择。
访谈嘉宾:张医院
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主任委员
03:27
新冠疫情下流感的预防策略
专家预测,今年的流感与新冠肺炎有叠加发生风险,所以流感预防很重要;流行性感冒重在预防,预防措施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目前是流感疫苗接种的时期,提倡尽快、尽早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对老年人、儿童和慢性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更为重要,这些人群发生流感易发展成重症流感病例。
二、中医中药历来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对于流感预防有独到之处,如经典古方玉屏风颗粒益气固表药物对流感防控有一定作用;传统的汤剂在流感季节,在易感人群中采取大面积的服用,也有一定预防作用。
三、流感病*因其抗原容易发生变异,加强对病*种类及亚型的诊断、病*分离与研究非常重要。
中医对流感的认识与治疗进展
流感是流感病*侵犯机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其具有很强的流行性、传染性,中医认为流感属于“疫病”范畴。流感发病除了外感因素外,还存在患者的内在因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中医认为只有人体内在正气强盛有力,体力充足,则外感邪气不会侵袭人体或侵袭后正气会抵邪外出。
流感病邪侵犯机体后造成营卫不和证,病人出现发热、恶寒症状,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导致肺气上逆,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
中医药对病*性疾病有治疗优势,在今年的新冠疫情中,中医药的参与率、使用率达到94%以上。在中医药治疗流感研究中,最新的研究表明:柴石退热颗粒与西药抗病*药物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开展的随机、双盲对照,在退热、改善全身症状方面与西药疗效相当,在改善咽痛症状上效果更优,临床研究结果为指南的修订提供循证证据。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