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医生我孩子这个到底是什么皮疹?我:还需要再观察观察。患者:都住院第三天了,还是诊断不了吗?我:……
不知道大家住院没有遇到同样的问题,住院几天还是无法诊断明确的情况,如果你真的遇到过请给我们医护人员更多的理解,因为他比你更想知道真相。
前两天收了一个1周左右的孩子,主因“发热1天,皮疹半天”入院。入院查体: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全身皮肤黏膜可见散在的斑丘疹,轻微磨砂感。入院查血常规:淋巴细胞偏高,考虑病毒感染。患儿为过敏体质,在外院查过敏原结果:鸡蛋白及牛奶过敏,血总IGE高于正常20倍。患儿奶奶对青霉素过敏。入院前患儿口服清热解毒类药物1天。
根据患儿体质的特殊性:初步诊断为1.上呼吸道感染2.皮疹待查1)过敏性皮疹?2)风疹?
那么我为什么当时就不能诊断出来这个到底是什么皮疹而是需要进一步观察呢?
在这里给大家对儿童常见出疹性疾病进行一下简单的小科普:
风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前驱期短,全身症状轻。一般发热1日后从头面部开始,然后颈、躯干、四肢,24小时蔓延至全身。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疹间可见正常皮肤,与麻疹相似。出疹后不再发热。2-3天皮疹开始消退。常有耳后、颈后、枕部及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经简单了解了风疹,是否能够理解我无法直接诊断的依据。
首先:风疹是发热1天出疹,与本患儿还是比较相符的。患儿皮疹已经遍布全身,也说得过去。但是本患儿无浅表淋巴结的肿大?我也无法确定他入院后会不会再发热?所以无法直接诊断风疹。
期间患儿还是发热,家长也是在网上查阅一些资料,会不会是麻疹、幼儿急疹、猩红热等,那就一个一个来否定。
幼儿急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和7型引起的一种发疹性疾病。临床特点是发热4天左右出疹,体温急骤,多达39-40度,但精神较好。热退疹出,皮疹为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丘疹,可融合成片,面部较少,躯干多,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减少,淋巴细胞增高。
本患儿目前仅仅发热1天就出疹,而且仍然处于发热状态,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不低,所以考虑。
麻疹:那么前两个个皮疹的特点是热退疹出,那么会不会是麻疹,麻疹不是“热高疹盛”吗?那咱们再一起说说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本病特点是一般发热3-4天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疹间可见正常皮肤,出疹期伴有发热,全身各种症状也达到了极点。往往有前驱表现如双眼结膜炎,流泪、畏光及咳嗽、流涕等呼吸道卡他症状。第2-3日起颊粘膜可见典型的“麻疹粘膜斑”也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指征。本患儿虽然持续发热,但无前驱表现,发热出疹的天数也与本病不符,患儿精神状态也很好,所以也是无法立即诊断的。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本病是EB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和肝脾肿大、皮疹为特点,血液中出现大量的异常淋巴细胞。本患儿仅有发热和皮疹,无咽峡炎及淋巴结肿大,血液中也没有异性淋巴细胞,所以也是不能诊断的。
肠道病毒感染的非特异性皮疹:本皮疹是由肠道病毒引起,不同类型的病毒有不同的表现,毒引起出疹前多半有上呼吸道症状如咽痛、流涕等,伴有轻度或中度发热。皮疹大多在发热时出现,但也有热退时出疹者。皮疹的性质、形态、数量和分布变化较多,大都为斑疹和斑丘疹,多见于柯萨奇A9,埃可4,9,引起的皮疹近似风疹,大小一般为1~3mm,也有发生水疱疹(多见于何萨奇A5、A16)、荨麻疹(多见于柯萨奇A9)及点(多见于柯萨奇A9、埃可9)者。一般无痒感,也不脱屑,经半日至2-3日消退。不同形态的皮疹有时可同时存在,或分批出现。
除皮疹外,有时全身或颈部及枕后淋巴结可肿大,有时也伴结膜炎及腹泻。柯萨奇A9病毒感染时可出现皮疹,先呈斑丘疹,后来于其中央出现小水泡,自面部、躯干至四肢,经3-5天后消失。柯萨奇A16型可致慢性或再发性皮疹埃可病毒69型感染流行时,皮疹常与无菌性脑膜炎同时发生,多在起病1-3天内出现。以粉红或棕红色斑丘疹为多,状似风疹,但较后者为小。皮疹自头面发出,延至躯干,有时可融合成片,不痒,偶见呈点,不易与流行性脑膜炎的瘀点相鉴别。皮疹大都于1-3天后退去,不留痕,不脱屑。有时于磨牙附近的黏膜及扁桃体上可见灰白色黏膜疹,舌上也可出现小疱疹,破后成溃疡。
埃可病毒16型可引起特殊的出疹性热病,先有发热、咽痛、头痛、肌痛等前驱症状1-2日,成人较为明显,时间亦长,约3-5日。待热下降后数小时或1~2天,于面、颈、躯干可出现棕红色斑丘疹,直径约1-2m,皮疹多时可扩散到四肢,2-4日后退去。口腔黏膜上亦可见黏膜疹,多位于咽、部及齿龈处。所以但肠道病毒皮疹就有多种表现,更需要进一步去观察。
既然病毒都不能立即诊断,会不会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呢?下边再说一下猩红热
猩红热:本病致病菌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特点是发热1天出疹,持续3-5天。皮疹24小时内遍及全身。皮疹特点是红色系小丘疹,似“鸡皮样”密集,疹间无正常皮肤,皮疹压之褪色。腋窝。肘窝、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而呈线状。面部潮红,口唇周围苍白,形成“口周苍白圈”皮疹1周内减退,无色素沉着。但是第二周左右会有糠皮样或大片脱皮。血常规自然也以白细胞升高为主。与患儿还是不符,所以也没法立即诊断。
在了解常见儿童出疹性疾病之后,相信大家也自然明白我无法诊断的原因了,但是也不能不给家长一个交代啊。我是这么做的:
首先将上述的儿科常见皮疹一一和家属做了交代,均不考虑,但是也向家属进行了详细分析,患儿精神状态比较好,不考虑严重的感染,请家属放心,根据以往经验往往病毒感染一般都是发热4天左右,所以希望可以一起再观察一下。最后家属也是很理解的。
后来我反复考虑,想起一周前夜间也遇到过一例情况相同的病例,会不会两者之间有联系?近期是不是有这类病毒感染的发病情况?医院专家进行了沟通,他们的确也遇到了几例相同的病例,他们的经验就是本病无并发症,患儿精神状态好,发热4-5天好转。医院现有的病毒检测均无法检出。这个时候真的舒了口气,马上告诉给了患者刚才的情况。家属也是把心里的石头放下了。最后一共发热5天,好转出院。
假如患者一直想要一个明确诊断,我又无法给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也有可能会有医疗纠纷,但是医院也是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是无法给出明确的原因。只能考虑病毒疹。所以说医患之间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家属少折腾,孩子少受累。所以非常感谢信任我的每一位患儿家属。
最后如果换成是你你会怎样?会对我们足够的信任吗?欢迎大家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