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光明网」
央视网消息:18日,第二十九场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经过医护人员的治疗,经专家评估,又有16名确诊患者达到出院标准,医院康复。
医疗机构作为群众看病就医的刚需,严防死守做好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
加强医疗机构入口管理。所有进入医疗机构人员都要体温测量,查验“健康码”。
加强医疗机构预检分诊与发热门诊工作。所有医疗机构都设置预检分诊点,详细询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落实首诊负责制。面对新冠常见症状,也就是常常提到的十大症状,对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患者,及时按规范流程引导至发热门诊(诊室)就诊,同时进行核酸检测,实施闭环管理。
加强门急诊管理。主要是实施非急诊预约诊疗,避免人群聚集;严格落实“一医一患一诊室”。
加强病房管理。主张非必要不陪护,禁止探视;加强病区门禁、安保管理,严禁无关人员出入。
加强在院人员管理。包括在院人员健康监测,落实医务人员、病人、陪护在内的所有人员核酸检测“应检尽检”。
另一方面,全力以赴做好各类服务工作。
一是做好医疗机构日常医疗服务。要求各医疗机构都加强门急诊力量安排,落实非急诊预约挂号,尽力满足疫情状态下的日常医疗服务。
第二是做好特殊人群医疗服务。医院为隔离观察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包括儿童医疗服务、孕产妇医疗服务、血液透析服务及其他特殊医疗服务。
第三是做好急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对于急危重症患者,明确各医疗机构安排缓冲病房及时救治,同时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阴性的,及时转至普通病房。
第四是暂停非急诊医疗服务的专科,对这些专科加强急诊力量配备,满足需求。
医院优势充分得到发挥,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复诊以及处方开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