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sjbn.com.cn/fengshang/shangye/20201113/952.html昨天我写了自己看医生的一个亲身经历,靠我妈读书混的圈子,保住了我一条腿。自己的真人真事。
当时我妈妈通过这件事,教育我要好好读书。她看到的是,她的学长俞医生从小到大都是有本事,而且受人尊重,主要因为读书好。
我自己也有觉悟,就是昨天的标题,我当时就意识到,人要混圈子。也不是很势利那种,一定要混到某个圈子怎么样,只是觉得能认识一个愿意帮助自己的牛人,真好。
俞医生怎么帮我的?当天他给我检查了,专家毕竟是专家,依靠机器的检查项目一个都没让我查,当场结论和方案就有了:
先天性的半月板肥大,动个小手术切掉点就好了。不着急,体育要中考也才30分,虽然是个很小的手术,但是床上还是要躺躺的,马上手术的话3个星期不能上课,这样损失太大。早点晚点动手术没关系,寒假来。
期末考试也别考了,考试当天来住院,争取年三十出院。这是一个很小的手术,医院做,这里病房条件太差,很挤。医院,医院,和外国人合作的,设备先进,什么都是新的,干净。
陪护虽然也只能睡折叠躺椅,但是比浙二好多了。
医生给你联系好,放心,我最得意的徒弟,赵凯医生,35岁,视力和动手能力最好的年龄段。
唯一不好的,医院的床位费每天要高一点点,只是床位费高些,其他费用都差不多。
看,仅仅是一个从未见过面的小校友,俞医生方方面面都给我们想到了。最后还带一句:今天其他医生让你们做的单子没那么快出报告,出来了我会看的,万一刚才的诊断有问题,学校90周年校庆我会去,到时候再说。
我读的学校历史悠久,那年正好是90周年校庆,学校很重视,仪式很隆重的。
我妈也是校友,但是她不可能受到邀请。俞医生就不一样了,真正实践了“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这句话。
校庆当天,俞医生参加庆典活动后还给我检查了一下,让我大胆去做手术,不要有心理负担。大人做大手术、小孩做小手术,还没有拿到身份证的都是小孩麻药一打,再睡一觉就搞定了。
那年没参加期末考试,我是后悔的,小孩嘛,暂时没压力了,读书总是要放松一点。即使主观上知道读书很重要,可是少了考试还是不行啊。
期末了,别人考试,我去开刀。主刀医生是赵医生,当时就很厉害,现在就更厉害了。
毕竟是去开刀,心理还是很怕的,特别是看到那么粗的麻药针,要往我的脊椎里打,不怕怎么可能。
打了也就打了,主要是酸胀,痛其实还好。医护人员好多,因为有外国医生,他们全都讲英语,搞得我更紧张。
等麻药起作用要一段时间,有个外国医生,每隔一两分钟就用针扎一下我的腿看我反应,问我痛不痛。
没想到,动个手术还学了个单词。现学的不熟练,不痛的部位被扎时,我还挺理智,可以对话,但是最后,还是得以一声洪亮的“Wa”,让他明白麻醉的边界。
真的睡一觉醒来就在病房了,怎么到的病房都不知道。整个腿,大腿、小腿、膝盖,全部绑上纱布,很紧,不能弯曲。爸妈叫来了医生,一切正常。
因为上高三的大哥寒假补课,爸爸还要上班、做饭,所以妈妈全程陪我,晚上只能睡折叠椅。
我没睡过折叠椅,当时不知道那滋味。现在知道了,医院陪护的经历。知道的都知道,不知道的我也讲不清。总之养儿方知父母恩。
为什么看个病还开窍了呢?因为以前不知道什么叫理论联系实际,这回终于知道一点点了。
康复指标啥啥都好,就是我自己的腿抬不起来。按照医生的预计,早3天就该抬起来了,可是我就是做不到,害得医生以为手术没成功。
后来回想,这个手术早做一个月,我是可以正常抬起腿的。但是因为手术前,科学课正好学到,让腿抬起来是股四头肌收缩了,就是大腿前面这块肌肉。
医生让我抬,我就先把这块肌肉用上劲儿,然后整个腿就僵在床上,只能保持水平线。几天都是这样,自己、爸妈、医护人员都着急。他们总是鼓励我抬,我一受鼓励,就把那块肌肉绷紧,然后失败。
我满脑子都是:书上就是这样写的啊,腿要抬起来,就得绷紧股四头肌。有一天我放弃了,就抬起来了。
我读书读傻了呀!
之后康复就完全按照医生的预期走了,唯一担心的点是康复时学走路,一定要注意姿势。总之情况是乐观的,亲戚朋友来看我,大家都放心了。
今天文章里字体标粗的部分,都是我的成长。
发射基地们,你们看,小孩子就是这么成长的。要有经历才成长。当然,卫星们生病的经历还是少点。但是,我们能不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卫星创造一些能亲身体验的项目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