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医院咨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Mirror微申
见自己,知世界
作者:阿龙编辑:abbwx翠鹿秒答
学校:某网红城市普高
托福:BS
SAT:
SAT2:三门
AP:四门5+一门4
放榜的前几天,我总是会想起在巴尔的摩度过的那个夏天。
每个夏夜的傍晚,我背着书包走在JHU的石板路上。夏夜的微风在枝头窜上窜下,路边的树叶沙沙作响。一阵微风轻轻拂过我的鬓发,夹杂着白日还没散尽的热气,让我在图书馆中冻得有些麻木的脸颊缓和了几分。天空中的晚霞还未褪尽,粉色的余晖像深蓝的夜色蔓延,别有几分浪漫气息。
那个夏天的组成,还有JHU宿舍外热气腾腾的味增拉面,微辣的咖喱,冒着热气的米饭,冰冰凉的珍珠奶茶。
那时的我,曾久久注视着theJohnsHopkinsUniversity的石碑,心中觉得这几个字有几分特别的吸引力。在那时夕阳余晖里,我无数次想过,要是以后每天都能看到这块石碑,就好了。
巴尔的摩的夏天
和JHU的初遇是在高二上的冬天和中介商量暑期规划的时候。高一的时候我参加了杜克的夏校,四周的课程让我颇为难忘。
申请夏校过程并不麻烦,需要提交一篇personalstatement和一封推荐信。成绩方面要求也不算高,提交托福成绩和学校成绩单就足够了。三月左右,我就拿到了offer。
我选择的是为期五周的SummerTerm,两门课分别是解剖学与生理学、微观经济,都是我申请时的第一志愿,一共有六个学分。每周三天有课,每次课三小时。
??
?
然而,解剖学并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不是走进实验室亲手解剖小动物或者观察器官切片,更多的则是理论知识的讲解,比如人体各种组织的名称和各个系统的工作原理……这门课的难度和我在普高学到的生物完全是天差地别。
最大的挑战就是又长又拗口的专业术语,很多都来源于拉丁语,比如皮肤的各个层的名字、不同骨骼和肌肉的名字、大脑不同部位的名称,让我几近怀疑自己是否学过英语。各种器官之间的工作原理也是课上重点讨论的内容,比如呼吸时不同软骨的开合及其作用等等。
这一门课是非常具有JHU特色的学术型课程,主要以大讲堂的方式进行授课,三小时内教授讲的内容几乎都是我的知识盲区,再加上教授的口音让我在课上几次都想放弃。课后虽然作业不算多,但每两次课就会有一次quiz,并且quiz的成绩在总评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quiz的难度并不大,考查的无非就是类似”肾小球的功能是什么“之类的简单问题,但对于我这样的国际生而言,专有名字属实是一大障碍。每节课上的专有名词数量庞大,课后不复习记忆的话考试连题目都看不懂。
感受一下解剖学词汇
在我对着一排完整的人体骨骼绞尽脑汁回忆每块骨头的名字,在四块完全对不上号的肌肉中用小公鸡随便点了一个选项选出咬肌的时候,我意识到我高估自己了。在一阵强烈的挫败之后我暗下决心,课后有不会的题目主动向教授们询问。还好教授们都非常nice,当我遇到不会的题目之后会非常耐心地回答问题。
我曾有一次在周末给我的一个教授发邮件问了好几道课堂练习中的题目,询问fasting的时候人体内的变化,本以为要等到周末结束才会收到回复,谁知十分钟之后我就收到了一封长长的邮件,她对我的每一个问题都做出了详细的解答,让我在心中接连感叹“我的教授是劳模”。
兴许是我问题比较多,后来当我主动写邮件询问我的解剖学教授是否愿意为我写一封推荐信的时候,她欣然答应了,并在短短的几周内帮我上传到